奉和公济兄留周宾之句
[宋代]:朱熹
端居感时序,驾言谁适从。聊携二三子,杖屦此日同。
悠哉素心人,宴坐空岩中。真成三秋别,梦想情何穷。
行行陟崇冈,引脰希高风。忽然两相值,俯仰迷西东。
鳣堂偶休閒,鸡黍聊从容。不辞腰脚劳,共上西南峰。
佩萸笑长房,把菊追陶公。遐观众山迥,一酌千虑融。
兴罢复来归,杳霭秋堂空。窥樽讫馀沥,倚阁闻疏钟。
主人意未阑,骊驹勿匆匆。
端居感時序,駕言誰适從。聊攜二三子,杖屦此日同。
悠哉素心人,宴坐空岩中。真成三秋别,夢想情何窮。
行行陟崇岡,引脰希高風。忽然兩相值,俯仰迷西東。
鳣堂偶休閒,雞黍聊從容。不辭腰腳勞,共上西南峰。
佩萸笑長房,把菊追陶公。遐觀衆山迥,一酌千慮融。
興罷複來歸,杳霭秋堂空。窺樽訖馀瀝,倚閣聞疏鐘。
主人意未闌,骊駒勿匆匆。
唐代·朱熹的简介
朱熹(1130年9月15日~1200年4月23日),行五十二,小名沋郎,小字季延,字元晦,一字仲晦,号晦庵,晚称晦翁,又称紫阳先生、考亭先生、沧州病叟、云谷老人、沧洲病叟、逆翁。谥文,又称朱文公。汉族,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(今江西省婺源),出生于南剑州尤溪(今属福建三明市)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、思想家、哲学家、教育家、诗人、闽学派的代表人物,世称朱子,是孔子、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。
...〔
► 朱熹的诗(1187篇) 〕
明代:
王绂
东风无处不阳春,小草皆承雨露新。底事独含憔悴色,多应不乐近嚣尘。
東風無處不陽春,小草皆承雨露新。底事獨含憔悴色,多應不樂近嚣塵。
宋代:
张嵲
苍茫云树渺相迎,山县烧余祗故城。
鸡犬不闻仍禁火,经过转见乱离情。
蒼茫雲樹渺相迎,山縣燒餘祗故城。
雞犬不聞仍禁火,經過轉見亂離情。
清代:
陆求可
六花堆积满乾坤,一色更无痕。但分山水高低处,与林庐城郭江村。
蜡屐扶筇,印生屐齿,回首失柴门。
六花堆積滿乾坤,一色更無痕。但分山水高低處,與林廬城郭江村。
蠟屐扶筇,印生屐齒,回首失柴門。
:
尹志平
有相有中容易觅,无为无处难为。终朝作伴影相随。愚人寻不见,达者已先知。此理勤参搜获正,一条大路无迷。劝君速悟莫迟疑。常常忘视听,步步入希夷。
有相有中容易覓,無為無處難為。終朝作伴影相随。愚人尋不見,達者已先知。此理勤參搜獲正,一條大路無迷。勸君速悟莫遲疑。常常忘視聽,步步入希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