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咏五首
[唐代]:白居易
朝亦随群动,暮亦随群动。荣华瞬息间,求得将何用。
形骸与冠盖,假合相戏弄。但异睡著人,不知梦是梦。
一家五十口,一郡十万户。出为差科头,入为衣食主。
水旱合心忧,饥寒须手抚。何异食蓼虫,不知苦是苦。
公私颇多事,衰惫殊少欢。迎送宾客懒,鞭笞黎庶难。
老耳倦声乐,病口厌杯盘。既无可恋者,何以不休官。
一日复一日,自问何留滞。为贪逐日俸,拟作归田计。
亦须随丰约,可得无限剂。若待足始休,休官在何岁。
官舍非我庐,官园非我树。洛中有小宅,渭上有别墅。
既无婚嫁累,幸有归休处。归去诚已迟,犹胜不归去。
朝亦随群動,暮亦随群動。榮華瞬息間,求得将何用。
形骸與冠蓋,假合相戲弄。但異睡著人,不知夢是夢。
一家五十口,一郡十萬戶。出為差科頭,入為衣食主。
水旱合心憂,饑寒須手撫。何異食蓼蟲,不知苦是苦。
公私頗多事,衰憊殊少歡。迎送賓客懶,鞭笞黎庶難。
老耳倦聲樂,病口厭杯盤。既無可戀者,何以不休官。
一日複一日,自問何留滞。為貪逐日俸,拟作歸田計。
亦須随豐約,可得無限劑。若待足始休,休官在何歲。
官舍非我廬,官園非我樹。洛中有小宅,渭上有别墅。
既無婚嫁累,幸有歸休處。歸去誠已遲,猶勝不歸去。
唐代·白居易的简介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...〔
► 白居易的诗(2585篇) 〕
宋代:
章楶
楩楠百尺馀,排列拱檐际。畏日自成阴,隆冬宁灭翠。
虚旷得寂理,懒僻恣浓睡。谁知官府中,获此冲漠味。
楩楠百尺馀,排列拱檐際。畏日自成陰,隆冬甯滅翠。
虛曠得寂理,懶僻恣濃睡。誰知官府中,獲此沖漠味。
清代:
夏孙桐
竹林花萼尽英耆,入洛行窝又一时。各有声名传日下,相看杖履趁春期。
老人南极占星聚,雅集西园入画宜。乡望家祯成国故,从来此会独标奇。
竹林花萼盡英耆,入洛行窩又一時。各有聲名傳日下,相看杖履趁春期。
老人南極占星聚,雅集西園入畫宜。鄉望家祯成國故,從來此會獨标奇。
明代:
王鏊
我年三十九,白髭有一茎。当时初见之,妻子殊为惊。
今年四十二,白者日益多。朝来明镜中,对之不复嗟。
我年三十九,白髭有一莖。當時初見之,妻子殊為驚。
今年四十二,白者日益多。朝來明鏡中,對之不複嗟。
明代:
蓝仁
城隅官阁下临河,监税閒来载酒过。两岸蝉声喧湿翠,一天鹭影落晴波。
凭栏自有幽人乐,趋市能无估客歌。三载政成心似水,柏台还说荐书多。
城隅官閣下臨河,監稅閒來載酒過。兩岸蟬聲喧濕翠,一天鹭影落晴波。
憑欄自有幽人樂,趨市能無估客歌。三載政成心似水,柏台還說薦書多。
清代:
屈大均
双鬓但将蝴蝶赛。露花油好嫌香大。吴阊学得牡丹头,钗不戴。
珠不爱。只有一枝兰作态。
雙鬓但将蝴蝶賽。露花油好嫌香大。吳阊學得牡丹頭,钗不戴。
珠不愛。隻有一枝蘭作态。
宋代:
郑洪
故园梅树三年别,长忆看花溪雪晴。巧出疏篱便萧散,近遭碧水更分明。
扬州何逊足诗兴,茅屋己公无俗情。画图忽见转愁绝,遥想月华枝上生。
故園梅樹三年别,長憶看花溪雪晴。巧出疏籬便蕭散,近遭碧水更分明。
揚州何遜足詩興,茅屋己公無俗情。畫圖忽見轉愁絕,遙想月華枝上生。